年来我们一直专注于将学生学习简单化和快乐化

首页>>龙德动态

中学生培养这几个习惯,往往比努力更有用!

我们说初中阶段的学习基本上还拼不到智商层面,成绩好与坏,其实影响最大的是习惯。

 

孔圣人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说的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一旦养成了就会不自觉的按照一个既定的方式去行动。就像有的同学上课总是能集中注意力听课,即便旁边有人絮絮叨叨,也丝毫不会影响。所以说,优秀是一种习惯。

 

那作为初中生的你,需要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呢?

 

 

 

常设小目标的习惯

 

大目标很容易得到,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不就是中考么?考上理想的高中,距离自己想成为的人更进一步。

 

可是你绝不会时时刻刻都用这个大目标去指导生活和学习,我们更需要一些可操作的小目标。比如坚持一周早起背单词,一节课拒绝想心事、不和同桌讲话,集中注意力思考,或者是利用自习时间把早上数学课还不太懂的几道题再融会贯通一下。

 

有人曾经专门对大学生的三十多项品质进行统计,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对学习成绩几乎没有影响,而真正能左右成绩的只有一个品质——自控力。而“常设小目标”就是训练自控力的开始。

 

这种小目标会让你的自控意识越来越强,能管住自己,也就管住了各种学习上的负面干扰,这样坚持下去,那个“大目标”也会落地,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简单预习习惯

 

“预习”这两个字我们实在太熟悉了,可真真正做到的却人寥寥无几。预习确实也是一件耗费时间的事,作业都堆成山,我们实在分不出精力在预习上,因此放弃也是常有的。

 

可是预习真的很重要,所以我建议你可以利用上课前或下课后的几分钟快速浏览一遍将要学习的内容,不要求全部看懂,只要简单思考即可。简单预习可以让你在上课的时候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而不是盲目跟从老师,被动接收。就算是复习阶段,上课前浏览本节课重点讲解部分或题目也能获得心理优势。

 

很多时候上课跑神都是因为陷入“思考人生”的境地,”我为啥在这里?"“学习为了啥?”“我为啥不能出去玩?”...人的很多不关心、不在乎其实都是因为和自己没关系,感觉自己被边缘化,缺少融入和探索的心力,也就容易身在心不在。当你带着目的去听课,带着要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听,就会不一样了。

 

 

 

自我反省习惯

 

整个初中阶段老师的教法、学到的题型、用到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拉开差距的关键就是谁在考场上犯得的错更少。平时犯错是为了考试时不错,但是总有人错了十次八次还是错,这就是没有反省的结果,或者是反省不够深入。

 

考试卷发下来的错题你都仔细思考过了吗?为什么会错,即使是手误或一时没想起来,也应该深究下去,为啥会失误,而不是简单归咎为下次注意就行了。

 

所以我们应该时时反省自己,对错误“穷追猛打”,避免掉进同一个坑里,当然也不能掉进相似的坑里。

 

 

 

根溯源的习惯

 

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记忆知识点不能死记硬背,理解是深刻记忆的基础。小到一个公式的使用,大到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都要归纳起来,总结成1、2、3类,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变个形式就不会。要试着培养从概念上去理解公式,究其根源的习惯。

 

对知识点如此,对错题也是如此。不仅学会做题,更要深究出题人的思路,比如考点、考查形式等,进入出题人的角色,你就会看得更加透彻。

 

 

 

常识思维习惯

 

尤其是我们在做一些联系实际的应用题目的时候,联系实际情况是很有必要的,不能只顾刷题,只顾着套公式、套方法,模板是死的,可是题是活的。有些问题你用常识去判断一下很明显会发现解题思路是有问题的,与其一头扎进去硬算,不如跳出来用常识先去判断一下合不合理。

 

这一点在答案的检查上也很有用,所以看到题目,我们要学着去用常识思考,当然,这也和你的日常多留心有关,生活处处有学问,不能死学习。

 

 

 

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和学习一样重要,都需要培养一些好的习惯。所以少吃垃圾食品,一日三餐要规律、有节制,不暴饮暴食。难免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不要用吃东西来缓解,可以化悲愤为力量,游泳、跑步、打球,做一些体育锻炼会一举两得。

 

尽量不要熬夜打游戏,中考后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玩,但是什么时候都要提醒自己,游戏只是一种生活的调剂,现实永远需要你实实在在去努力。